落在地裡的麥子—堅持的榮耀     2009-5-31

引     言
      每一個生命的成長都是一個奇蹟,即使是花草樹木,都有著它特別的生命奇蹟,就好像一粒麥子,如果它沒有種在地裡,它就是一粒麥子不會有什麼改變,但是若種在地裡,它就生根發芽成長、長穗結出許多的子粒來。耶穌所用的比喻常常是以最平凡、最為人所能明白的比喻來表達耶穌他自己心中的想法。

壹、希利尼人見耶穌
      在這一段經文裡面,事情發生的時間是在逾越節前夕,是主耶穌進入聖殿之後騎著驢駒進耶路撒冷。在約翰福音十二章十二到十三節說:「第二天有許多上來過節的人、聽見耶穌將到耶路撒冷、就拿著棕樹枝、出去迎接他、喊著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對於法利賽人來說,耶穌的進城是個無法控制的情況。

一、棕枝——感恩之意
      這些迎接耶穌的群眾,有個不尋常的舉動,就是他們手拿著棕樹枝。然而逾越節按照猶太人的習慣,棕樹枝只有「住棚節」的時候才會用到。既然如此,這些群眾怎麼手裡拿著棕樹枝呢?
這是因為在兩約黑暗時期曾經出現過猶太人對希臘的反抗,猶太人有短暫的自治時期,我們稱之為哈斯摩年王朝。當時的猶太人從希臘奪回耶路撒冷城的時候,他們每一個人「手拿綠色棕樹枝和纏有常春藤的枝條,列隊遊行,唱著讃美歌感謝聖殿得以潔凈。」又過了二十年的抵抗,猶太人終於奪回政權而獨立,所有的猶太人,每個人手裡拿著棕樹枝遊行慶祝。

二、棕枝——推舉為王之意
      從約翰福音的十二章十三節這裡說的『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其實是包含著非常濃厚的政治意味,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中耶穌有神的能力在他身上,是奉主名來的拯救者(彌賽亞),就是以色列的王。只是耶穌的進城,不是他們想像中騎著高大的駿馬,具有領袖風範的氣勢,耶穌是騎著未成年的驢駒,是第一次被使用的驢駒,坐起來是很不穩的。其實這些也都在提示這些存有異樣心態的人,告訴他們耶穌並不是以色列人的王。

三、希利尼人見耶穌
      在今天所讀的經文當中,約翰福音十二章廿~廿二節說:「那時、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有幾個希利尼人。他們來見加利利伯賽大的腓力、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意見耶穌。腓力去告訴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訴耶穌。」希利尼人到耶路撒冷朝聖其實是常有的事,通常這些人被稱之為「敬畏上帝的人」。在新約的記載常常把外邦人廣泛的稱為希利尼人,這些外邦人雖然在猶太教裡只是少數,但是這些被稱之為「敬虔者」的外邦人,他們不滿於自己國家本身的道德敗壞,被崇高道德的聖約所吸引,這些敬虔的外邦人,到了節期有些也是會朝聖的,因為聖殿有外邦人院供他們朝聖與敬拜。
這些外邦人是從哪裡得知有關耶穌的事情,我們不得而知,然而這些外邦人的敬虔,他們積極的想要見到耶穌的意願,和法利賽人他們處心積慮要除掉耶穌的心態就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
這些外邦人,他們心中追求真理積極尋求答案,而非認知不同而互相排斥。所以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一直在追尋一種「和諧」,就是在堅持不同聲音當中、不同觀點的前提下對於他人的一種寬容。在台灣基督教各個宗派林立,但是我們所信的是同一個神,所以我們要有包容但也要有自己宗派本身的特色,這就是合一,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貳、落在地裡結子粒(約十二23~24)
      耶穌對於希利尼人來見他,他強烈的體認到「時候到了」(約十二23),相信這感受是從神而來,耶穌強烈的體認到他應該要預備進入這榮耀之門了。

一、榮耀之門
      這榮耀之門雖是榮耀,但是卻不是我們所能走的道路。我們都是罪人,有罪的不能承受罪,不論我們死幾百次幾千次,我們都不能頂替人的罪,如果我們死了叫做「罪有應得」,無法成為「代罪羔羊」。既然要贖罪就要有所代價,就要有所犧牲。所以耶穌在這裡說他得榮耀的時候到了,其實「耶穌這話原是指著自己將要怎樣死說的。」(約 12:33)
約翰福音十二章廿四節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一粒麥子,一個普通的農作物,是當地農夫最清楚、熟悉的事,但是一粒麥子卻也帶出了主耶穌將來要得那極為奧秘的榮耀。這一節是我們很熟悉的一句經文,非常清楚告訴我們耶穌他所要喝的杯、所要受的浸是什麼。

二、初熟的種子
      耶穌說他將要得榮耀,就是他即將要成為福音的第一顆種子,要在罪惡裡死了,將來要結出許多福音的子粒來。如果耶穌的死不是為天國福音的緣故,那福音永遠還是存在於天國的奧秘當中而無法揭開。所以因為耶穌的死,將天國福音的奧秘告訴了使徒,使徒再傳福音給萬民,所以我們當我們聽到福音、相信福音,是因為耶穌成為了那第一顆福音的種子,我們才能享受到這福音種子所結出的子粒。

三、一粒麥子
      一粒麥子的生命是一個犧牲的生命,是必須有著完全奉獻的精神。在中國,有個人名叫容閎,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學美國的學生,也是美國耶魯大學第一位中國留學生,他的生命可以說是為著中國而活,為著國家而奔走。因為他,恭親王、李鴻章和曾國藩提倡的洋務運動才真正的落實。

容閎初年
容閎七歲的時候全家搬往澳門,父母送他到馬禮遜紀念學校就讀(Morrison School),由宣教士郭士立(原屬荷蘭傳道會)之夫人負責教導。因為鴉片戰爭(1839年)的關係,中英關係緊張,郭夫人離開澳門,學校暫時關閉,戰爭結束後接任馬禮遜學校的勃朗(Rev. Samuel Robbins Brown)牧師,仍然把容閎接到學校讀書,勃朗牧師因病返回美國,離開時同意帶三人去美國,容閎第一個舉手、接下來是黃寬及黃勝兩兄弟,他們三人就這樣開始他們的美國留學生涯。容閎到美國後就讀於麻省之孟松預備學校(Monson Academy),容閎兩年後(1850年)順利畢業,還考入美國一等的大學:耶魯大學,勃朗牧師為容閎爭取到一個學園傳道會的資助,而成為第一名在耶魯大學就讀之中國人。容閎在美國讀書唯一希望的就是能對國家有益處,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和他一樣出國留學,但是他等這一天的到來竟然等了十八年。

美國留學計畫
兩次的鴉片戰爭,給了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認識與提醒,也見識到了洋人的科技和堅船利砲。洋務派的李鴻章上奏則給皇帝說,從前這些士大夫「無事則嗤外國之利器為奇淫技巧,以為不必學;有事則驚外國之利器為變怪神奇,以為不能學。」李鴻章和曾國藩,他們都在太平天國戰役期間,得到洋槍利砲的好處,他們都在當中有深刻的體認。

計畫實現
因為天津教案,有西方宣教士被殺,教堂被毀,當時擔任直隸總督的曾國藩出任調停,容閎做翻譯,曾國藩強烈的感受到中國真的缺乏懂得國際事務的洋務人才,因此容閎建議派遣學生出國留學,這個建議得到曾國藩的支持。曾國藩、李鴻章聯名上奏同治皇帝,後得皇帝批准。同治十一年(1872年),連續四年,每年派遣三十位幼童生赴美留學,為期十年。容閎亦被任命為留美學生監督及清朝政府駐美副公使,九年後計畫受阻被迫停止時(1881年)容閎亦隨留學生回國。這120名學生在美國的生涯中,他們全部都分散在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基督徒寄宿家庭中生活,他們就讀於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這些飽受歐美薰陶的學子,他們是中國礦業、鐵路業、電報業的先驅,他們當中出現了清華大學、天津大學最早的校長,出現了中國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現了中華民國的第一任總理。對於中國的現代化,容閎可以說功不可沒。
一個飽受中國急遽變化時代的人物,他忠心的用他的生命、精神來為國家效力。所以一粒麥子不緊緊只是落在地裡死了,最重要的是他還必須要生根,讓這新的生命可以成長。容閎做的事是如此,耶穌為著偉大的救贖計畫更是如此。

參、忠心服事得永生(約十二25~26)

一、愛惜生命
      一個生命的偉大,在於他能夠對當堅持的有所堅持,當捨棄的有所捨棄,我們不要老是把眼目定睛在別人的身上,或者是只注意自己本身能得到什麼好處。屬於我們的我們可以努力去得,不是我們的就不要心存非分之想。誰的生命沒有期待,誰的心中沒有遺憾,然而這些期待、這些遺憾卻不能一直老是讓他們佔著我們的心。除非我們的內心有足夠的滿足與豐富,我們就有足夠的力量彌補我們心裡的期待與遺憾。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當所有這些期待、煩惱、迷惑和恐懼壓在眼前的時候,唯有讓自己變得更加寬厚、通達,有聰明智慧和勇敢,外在的一切也就不會成為我們的問題。主耶穌說:「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可 八36)經上說:「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約12:25),這一句話確實是沒有錯,因為期待越高,失落也就越大。

二、恨惡生命
      在這世界上,我們的生命有限,我們的肉體也有限,無論我們如何保護我們的生命,我們終究會失去它。因為「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 90:10)所以「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約 12:25)這裡所指的恨惡是一種捨棄,是對愛惜的一種強烈對比。

三、服事我、跟從我
      神要我們自己去選擇,我們所看中的,我們既然認識了耶穌,我們就必須要選擇祂、看中祂。主耶穌告訴我們:「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那裏、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裏.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 十二26)主耶穌為福音的緣故走遍各城各鄉,只為了完成天父上帝所託付祂完成的使命,完成救贖使命。保羅因為大馬色的異象,扭轉了他一生的服事方向,保羅明白了這一生應當為什麼而活,所以在保羅後來的宣教生涯裡,他說:「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 神恩惠的福音。」(徒 20:24)

結        論
      一粒麥子的生命,是一個犧牲的生命,一個落在地裡的麥子,將來必定會結出更多的麥子這是一個影響生命的工程,這是天國福音的奧秘。只要我們願意放下我們的權利,一生堅持走在神為我們撿選的人生道路來榮耀祂,我們必受到天父上帝的尊重,得到那永恆的賞賜與冠冕。


經文:約十二:20-26             黃遵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高雄基督教浸信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