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處境的智慧-不被處境困住的秘訣     2010-8-29


你會用什麼態度回應處境呢?基督徒當如何回應時代?
耶穌說: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太11:12)馬太福音是為猶太人寫的,所說的「天國」是閃族用語,是用來代替神的聖名。路加福音是為外邦人寫的,用的的是「神的國」。意思就是自從耶穌照著  神的計畫在,在時候滿足時來到世上傳天國的福音,天國就闖入人類的歷史中,卻遭受到猛烈的攻擊,法利賽人污衊耶穌是靠鬼王趕鬼,強暴的人企圖奪取它,攔阻人進神的國。耶穌卻聲明『我若靠著 神的靈趕鬼、這就是 神的國臨到你們了。』(太 12:28)並且責備說:『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正當人前、把天國的門關了.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不容他們進去。(太 23:13)既然有這樣的處境,那麼進  神的國是要努力爭取的,努力的人就進得去,極熱心的人就抓得住  神的國,並且與人分享。換句話說,『… 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裏。〔心裏或作中間〕』(路 17:21)『…你裏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太 6:23)『所以你要省察、恐怕你裏頭的光、或者黑暗了。』(路 11:35)耶穌那一世代的人有那時代的處境,我們這世代的人有這個時代的處境。讓我們從耶穌處他當世代處境,學習如何處我們這個世代的處境而不被處境所困的秘訣。耶穌如何介紹他那個世代的人的態度呢?


壹、耶穌的世代的光景(16-19)
耶穌所面對的處境是很特別的,因為耶穌自己很清楚自己是從  神而來,他是與  神同等的,如今,他道成肉身在人世間,他如何面對世人及這世界的光景呢?他是要入境隨俗嗎?還是要照差他來的天父的心意回應處境呢?耶穌的世代的光景又是如何呢?

  甲、以人的主觀論斷善惡的習慣(16-19)
    喜慶及喪事都是人生大事,『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 12:15)然而,耶穌指出,這世代的人似乎既不關心別人喜慶中的愉悅,也不同情別人悲痛中的哀傷。是不是對自己的人生也會遇到喜慶及喪事沒有敏銳的警覺呢?還是有事不關己的漠不關心呢?世風日下,人情淡薄,其實是末世的趨向。今天許多人因著相信耶穌,而受到家人、親戚、鄰舍、朋友的排擠的處境。
    約翰與耶穌的生活風格不同,『約翰來了、也不喫、也不喝、人就說他是被鬼附著的。』『人子來了、也喫、也喝、人又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耶穌當時世代的人如何看這件差異呢?不論如何,他們的批判都因約翰及耶穌的行徑顯得特立獨行,與時代的社會生活價值脫節,被認為標新立異。

  乙、不願意改變自己固有的思想(19)
    耶穌對同世代的人在生活上所呈現的生命光景不以為然,同時對同世代的人對人生大事不關心的冷淡冷漠以及以個人或社會的主觀對人的批評論斷,並不苟同。
    當耶穌照著天父的法則生活並教訓人時,除了那些願意相信之人以外,人們或冷漠對待,或激烈敵擋,甚至不顧摩西十誡「不可殺人」的律法,同謀商議要如何除掉耶穌。這種以自我或社會的主觀看法及作法取代  神的看法及作法的態度,卻不願意改變自己固有的錯誤,就是愚妄而不智慧的生命光景。所以,耶穌的回應是堅持屬天的原則。


貳、耶穌堅持的回應原則(19-24)

  甲、以  神的眼光看世代(19)
耶穌強調:『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智慧之子,是在照  神的眼光審視人生及人生的處境的價值觀之下,以出自  神的方法來回應自己的人生及人生所遭遇的各種處境,所以「智慧」是將屬  神的意念在生活中呈現出敬畏  神的動機及態度所發出來的言語及行為。
所以耶穌對自己在世上的言行會給予屬天父心意的詮釋,就如:當門徒為誰為大爭論時,耶穌說:『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太 20:28)當門徒尋求耶穌的同意求神降天火燒滅那些不接待耶穌的撒瑪利亞人時,耶穌說:『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性命或作靈魂下同〕是要救人的性命.說著就往別的村莊去了。』(路 9:56)當法利賽人對耶穌的門徒指出耶穌為何和稅吏及罪人一同吃飯,『耶穌聽見、就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纔用得著。』(太 9:12)『經上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話的意思、你們且去揣摩.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太 9:13)

  乙、直言不諱地責備(20-24)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裏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太 9:35),然而人們的反應還是隨著世代的冷漠主觀批判的模式,他們喜歡看神蹟異能(林前一22),卻不喜歡悔改相信天國的福音,不願意調整自己,改變自己固有的思想。
在舊約聖經中多處定推羅、西頓的罪(賽廿三章;耶廿五:22、四十七:4;結廿六:3-7、廿八12-22)毀滅罪惡滿盈的所多瑪、蛾摩拉,『親愛的弟兄阿、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後 3:8)
如今,天父親自差派自己的獨生子來到世間,生長在拿撒勒。哥拉汛、伯賽大、迦百農這些城市就在耶穌居住的故鄉拿撒勒的東北邊加利利海附近,或許他們有個觀念認定『…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麼。…』(約 1:46)阻礙著他們的是主觀的驕傲,以致不願意接受天國的福音。
耶穌堅持來到世間的使命,他必須對對人發出警告,好喚醒人心,摒棄冷漠主觀批判的模式。因為耶穌來是要施行拯救,『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 3:9)悔改就是願意改變自己的思想,接受來自  神的思想意念作為自己生活的依據,纔能不辜負  神給人寬容。耶穌直言不諱,因為要讓人警覺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  神,曾經在歷史上行過對人類的審判。
    末後的審判沒有人能預知何時來到,但問題的關鍵不是審判何時會臨到,而是  神對世人的審判一定會舉行。城市的光景正代表這個城市的居民的光景,自私帶出冷漠,驕傲帶出批判,這些都足以為人帶來滅亡的禍害。因此,耶穌的直言不諱,如同對當今的世代發出暮鼓晨鐘的關注。


參、我們當學習的榜樣(25-30)--
就是耶穌示範的榜樣
    今天我們也應當以  神的眼光看出我們這世代的光景。後現代主義的現象:這世代生活在發展成多元、多樣、多極、多媒的世界,在這令人眼花撩亂的花花世界中,培育出人以自我中心的出發點來審視這一切多元多樣多極多媒所傳遞出來的訊息、產品;個人也在審視選擇中獲得了個人經驗,對每個個人而言,所累積的經驗是真實的,這就形成了個人的價值及判斷,不輕易接受沒有用自己經驗證實過的事物,塑成了經驗中心的依據;又由於網絡及電子的發展神速,人們可以隨時隨意地將個人的觀點鋪在網路上,也可以隨時隨意地在網路上摘取自己有興趣的各種資訊,在網際網路完全不相識的人隨時都可以發表意見並聊天,「我」在這虛擬的情境中自由揮灑,沒有人打擾干涉「我」跟「誰」聊?「我」聊些「什麼」?「我」儼然成為這虛擬世界的主宰,同時「我」也受這虛擬世界所主宰而不自覺;任何一個人,包括基督徒,隨時可以從網路上媒體上獲得多元的觀念,不信的人也可以恣意的解釋聖經、批判聖經,對聖經從  神啟示的獨一性提出質疑,如此挑戰聖經,造成每觀點均有其觀點的分離立場,以致質疑聖經是  神的話的權威性,對基督徒的信仰獨一真神的立場提出挑戰;既然人看自己為宇宙的主體,並且人生的態度秉持消費主義中心,面對多元、多樣、多極、多媒的世界,於是在每日的生活中選擇自己中意的,就是最順理成章不過的現象了。

  甲、相信神美意(太 11:26)
父阿、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面對處境所發出的冷漠及批判,耶穌一方面堅持自己的角色執行使命,一方面他絕對接受這是父  神的美意。為何說這本來就是天父的美意呢?『那時、耶穌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太 11:25)
『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箴 18:12)
在傳天國福音的耶穌面前,人若以自己的聰明和理解來批判,就是「驕傲」的表現,以致於福音在滅亡的人身上被驕傲的心蒙蔽了(林後 4:3)。
在傳天國福音的耶穌面前,人若看自己如同嬰孩,這是「謙卑」的態度。因為嬰孩不會作惡事(林前14:20)。嬰孩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纔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叫人因此漸長、以致得救。(彼前2:2)因為從嬰孩和喫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太21:16)信的人要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纔得進天國。(太18:3)『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太18:4)
『耶穌對他們說、我曾看見撒但從天上墜落、像閃電一樣。』(路 10:18)「驕傲」本來就是魔鬼之所以被  神刑罰,逐出墮落的原因;而「柔和謙卑」本來就應當是人在  神面前應當有的基本態度。

乙、凡事謝恩(25-26):
不受處境的光景的好、壞、順、逆影響自己的生命見證,因堅信  神的美意本如此。
    就在世人抵擋不信的的處境中,耶穌沒有埋怨,沒有放棄、他只有感恩,因為天父是天地的主。因為他清楚  神愛世人,他的任務就是照天父的意思、叫天父所賜給他的人一個也不失落、並且在末日卻叫人復活。(約 6:39)所以耶穌清楚明白天父的意思、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約 6:40)所以耶穌到死依然以  神的愛愛世間屬祂的人,因此,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說:『…我父阿、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太 26:42)
『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 神獨生子的名。』(約 3:18),『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約 3:19)『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約 3:20)『但行真理的必來就光、要顯明他所行的是靠 神而行。』(約 3:21)

  丙、重視關係(27-28):呼召人到自己面前
    被責備的人若將被責備當時愁苦不快樂的感覺抓住不放,他就會繼續背負自己的勞苦重擔,倘若他願意將被責備當時愁苦不快樂的感覺轉向  神,『凡事受了責備、就被光顯明出來.因為一切能顯明的、就是光。』(弗 5:13)他纔承認在  神的光中被光光照顯出來的「罪」。
『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約 3:20)『但行真理的必來就光、要顯明他所行的是靠 神而行。』(約 3:21)
「恨光」或「愛光」這是每個人必須自行負責的抉擇。
神就是光(約壹一5)。「恨光」的人就會傾向與  神疏遠,或「愛光」就會傾向喜歡親近  神。
承認自己是背負著自己的勞苦重擔的人,耶穌對著你發出邀請:『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當你以行動來到耶穌面前,他一定會照所應許的,叫你得安息!就是叫你停止背負自己的勞苦重擔。
這是如何成就的呢?耶穌說:『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太 11:27)
耶穌會指示你父所交付祂的,叫你得以擁有從天父那裡賜下的關係—學習作  神的兒女,好叫你認識天上的父親,並且在恢復與天父的關係中,放下自己背負的勞苦重擔,享受與天父之間屬靈密契的關係。『因為在你那裏、有生命的源頭‧在你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詩 36:9)『因為你救我的命脫離死亡‧你豈不是救護我的腳不跌倒、使我在生命光中行在 神面前麼。』(詩 56:13)『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 119:105)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 2:5)所以,當我們因信呼叫阿爸父的同時,我們就當效法耶穌基督,完全以天父為中心的人生。這需要容讓天父改變我們的生命,除去「堅持倚靠自己」的「驕傲」,取而代之的是「倚靠順服  神」的「謙卑」,耶穌所留下的是怎樣的榜樣呢?

丁、以身作則(29-30):
心裡柔和謙卑,心意上源自天父,心志上順服天父,心腸上憐憫世人。
    當你的生命中願意以耶穌基督為你完全的榜樣,並且用心效法在生活中行出來,就在生活中所經歷的每一個處境中,神就必賜給你謙卑的心,叫你可以領受祂所賜下的恩典,使你能在生活處境中不被世俗的環境、也不被人世俗的價值所擊倒,你就必在順從聖靈的引導,對  神「柔和」的態度中,有了「遵行  神的旨意的意願和能力」。
    親愛的弟兄姊妹,當你我效法耶穌「心裡柔和謙卑,心意上源自天父,心志上順服天父,心腸上憐憫世人。」我們就能夠靠聖靈的指示,在生活的每個層面經屬靈的原則運用出來。


結   論
親愛的弟兄姊妹,在任何處境中,我們要效法耶穌,在生活的處境中相信神美意;凡事謝恩,不因處境的光景的好、壞、順、逆影響自己的生命見證;生活中重視關係,敏銳於聖靈的聲音,隨時到耶穌的面前就近他支取  神同在的福氣;在行事為人及與神的關係上以身作則,學習耶穌基督的榜樣:心裡柔和謙卑,心意上源自天父,心志上順服天父,心腸上憐憫世人。學習做活出  神的兒女生命的生活,學習天父要我們『完全的愛(太五48)』『聖潔(潔淨)(約壹 3:3)』『憐恤(太十八33)』『彼此相愛(約十五12)』『饒恕(太六14-15)』『合而為一(約十七11)』,學習天父要我們運用屬天的原則回應處境,我們的生活不僅不致於被人生所遭遇的各種處境所困,還能過一種凡事謝恩,以  神為樂的人生。



經文:馬太福音十一章:12-30  馮國順牧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高雄基督教浸信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