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恕的愛     2012-8-19

(影音檔編輯中)

引言
主耶穌受難前,事先提醒彼得,他在雞叫以先會三次的否認主,彼得信誓旦旦的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不能不認祢」(太二十六 34~35)。但彼得之後真的三次不認主,但主有從此以後就棄絕他了嗎?不但沒有,當主復活後出現在加利利海邊,還為門徒預備早餐,彼得謙卑來到主面前,耶穌對他全然的饒恕,問他「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你愛我嗎?」「你愛我嗎?」三次,彼得因此能被堅固,主耶穌饒恕之愛所產生的力量,使彼得恢復牧養羊群的熱誠!
今日我們要從路加福音十五章11~32節,看慈愛的 神如何以饒恕的愛,使失喪的人能重新恢復身分及感受到 神無比的豐盛!在路加福音十五章中,小兒子的放蕩及不孝是許多基督徒耳熟能詳的聖經記載。如此的家庭糾紛及難題在現今的世代中,依然常造成許多的社會問題!如何將失和的家庭轉向成為有愛的家庭團契,是我們要全力以赴的課題。因為從創世記來看, 神設立的第一個關係是夫妻的關係, 神設立夫妻的關係就是要來建造家庭,因為透過家庭,才能生養眾多,透過家庭 神的心意才得以被滿足,魔鬼第一個破壞的就是家庭,求 神幫助我們,讓我們將失和的家庭轉為合 神心意的家庭。

一、悖逆不孝的兒子:

經文11~12節,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這小兒子是悖逆不孝的人,我們要回到當時作者寫作的那個年代來看,猶太人的傳統,父親活著之時擁有對產業完全的主權,唯有死亡才將產業分給兒子! 所以這小兒子是悖逆不孝的人,為什麼呢?因為父親還沒死就吵著要分財產,這代表對父親的咒詛,但是這位父親忍受兒子的悖逆不孝,痛心地將產業分給小兒子及大兒子他們應得的產業的比例,因為長子大兒子是分到兩倍的。
13~14節「 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我們如果不是按著 神的方法和法則來行,就會陷入這樣的困難裡頭,因為如果我們按著我們自己的血氣來行事,沒有 神的保守,我們做再多都沒用,有一段經文『耶穌於是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裡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樂吧!』 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凡為自己積財,在 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路12:15-21),這放蕩及不孝的人,離鄉背井又不珍惜自己的產業,任意揮霍必會面臨窮苦的命運審判!而這個小兒子已經與猶太社會斷絕關係,若非如此,或許他還可以得到人的施捨,但他已經不在猶太的社會下了,也只能去投靠外邦地區的人們,因為有放豬的地方,絕對不會在猶太地區,因為猶太人不吃豬肉的。
15~17節「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小兒子原本從一個富家子弟,現在竟然落魄到如此的狀況,比豬還不如,成為一個服侍豬和餵豬食物的豬奴才,想搶吃豬才能消化的硬豆莢來充飢,因為實在沒東西吃,太饑餓了,一點點活人應有的尊嚴都失去了。

二、浪子謙卑的痛悔:

18~19節「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當我們在我們的環境中碰到一些挫折和困難時,千萬不要埋怨 神,我們應該謙卑向 神來祈求,要如何來做,才能從谷底再爬起來,聖靈總是會在人的需要上動工使人謙卑下來,從絕處醒悟過來,而能尋找到回家的道路。
20~21節「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當浪蕩的小兒子,將悔罪的心化為行動時,就會為自己帶來機會及轉機,不必陷在滅亡的處境!

三、等候浪子的慈父:

這位慈愛的父親,深為失去小兒子而痛苦。深信他天天在家門口守候,等待有一天他所記掛的兒子能醒悟過來,而回到故鄉的家裡。這一日終於來臨,他如同往常一樣在家門口守候,遠遠看見遠處有一個衣衫襤褸的身影,正是他日夜掛念的小兒子!他不顧一切地跑向浪子的面前,抱著他的頸項,接連不停與他兒子親嘴,這令人感動的畫面是何等地使人心酸動容。
22~24節「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 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猶太人的外袍代表著榮耀,父親為兒子預備袍子,使他不再赤身露體而有主人的榮耀;戒指代表權威,若把署上名字的戒指給予別人,等於把委託權授予給他,他為兒子戴上戒指就如同向鄉里的眾人宣告,小兒子可以全然行使他的權柄;給他鞋子穿上代表恢復他兒子的名份,這正好和奴僕相反,因為家中人可以穿鞋,而奴隸則不可穿鞋。一個人回轉歸向 神是何等的歡喜快樂,『耶穌就用比喻說:「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找著了,就歡歡喜喜地扛在肩上,回到家裡,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路15:3-7)。聖經的比喻在信息中主要的啟示,是顯明當小兒子回來時那位父親的歡喜。這奇妙地描繪出了愛我們的 神,在祂全備屬性中的樣子。如今天父的愛,在耶穌裏展現出來!給予所有回到祂面前的兒女。

四、不能饒恕的哥哥:

兄弟之親因失和而被撕裂,必在彼此的心中產生苦毒,這正是撒但的伎倆!25~28.『 那時,大兒子正在田裡。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便叫過一個僕人來,問是甚麼事。僕人說:「你兄弟來了。你父親因為得他無災無病的回來,把肥牛犢宰了。」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就出來勸他。』,一個分到雙倍產業的大兒子,理論是產業的主人,而非是僱工,不需要在田裡不停地工作。所以 神的百姓如果一直被世俗綑綁,只看到財富的滿足,但財富永遠無法使人滿足,這樣要如何來領受上帝的恩典,因為若非 神的保守,一切都沒有意義,這信息我們必須要深思,是否我們也是被生活綑綁住,只顧追求產業的增多而失去了喜樂及屬靈生命的豐盛,忽略了家人及親情的溫暖?
29~30. 他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大兒子對父親的不尊重,從稱呼父親為『你』,對離家陷入絕境的弟弟的稱呼是『你這個兒子』,可見他心中被魔鬼佔據而失去體諒!大兒子成為了工作的僕人,而不是工作的主人,當我們心態調整了以後,我相信我們做起事來,工作有喜樂,因為可以掌握,因為有效果,因為有上帝的恩典伴隨著。
路加十五章中這兩個兒子的區別是:大兒子是一個自以為義的人,小兒子是一個得罪天(上帝)、得罪父親的罪人。我們從大兒子身上看到?表面上,他是乎遵守父親的命令,忠心服事父親。耶穌實際上這樣對我們說:「你們根本不瞭解 神,不體貼 神的心意;你們若明白 神的心意,就不會蔑視外面那些眾人(失喪兒子名分的浪子) 」。大兒子一點也不同情父親的心。我們要反省,今日的教會中也有多少 神的兒子像他一樣!
31~32.父親對他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五、饒恕的家庭團契:

今天唯有 神的愛及苦心,能化解世人的冷漠及愁苦,基督徒的家庭若沒有喜樂,不用去傳福音,因為沒有用,因為傳福音最好的禾場就是在你住家的左鄰右舍,如果你的左鄰右舍聽到你家常常傳來喜樂的聲音,看到你家門上掛著『基督耶穌是我家之主』,他一定會感受到信耶穌真是好啊!家庭必須要被 神所得著,人們才可能進入 神所命定的恩典當中,享受 神所設立的幸福,教會也是如此!而解開這一切綑鎖的鑰匙就是『饒恕的愛』。當我們能放下自己的堅持,就能看見 神的恩惠 --『死而復活,失而又得,歡喜快樂』祂全然美善的旨意。

結 語

在今日基督徒的家庭、教會應該要承接怎樣的使命?撒但在教會間做分化及挑撥,使教會分為福音派、靈恩派……。福音派又分為加爾文派、亞米紐斯(亞米念)派……,加爾文派的人把他們的重點放在路加十五章中第一(失羊)、第二個(失錢)比喻上,主張人們,必須被 神所尋找,一切是 神主動的作為,他們的論點部分是正確的。但亞米紐斯派的人堅持,除非那個浪子找尋他的父親,回到父親的家,否則別人對他也幫不上任何忙,他們強調人所應付的責任。這兩種論點數百年爭論不停!這正中了惡者的詭計,教會無法合一。
主耶穌對門徒所說的比喻,祂啟示眾人所需要的就是 神全然的恩典。這一組比喻訴說三個故事:1.是牧人的故事,2.一個是婦人的故事,3.另一個是父親的故事。『牧人』,看到的是他為失羊的受苦。『婦人』,看到是她苦心仔細的尋找。『父親』,看到的是他得著失喪兒子回家的歡唱。浪子回頭之後,那父親心中的快樂和喜悅。
耶穌這比喻強調的是 神為我們『受苦,尋找,歡唱』的啟示。祂所給予眾人所需要的就是白白的恩典。這三個比喻的一致性。它們都與失喪的事物有關:失喪的羊、失落的銀子、失喪的兒子。每一個比喻,所失落的都得到了恢復。每一個故事都是以喜劇收場。失落的東西得到了恢復:迷羊重回牧人的懷抱;失落的錢重新有了它的價值;浪子在父親的家裏重新過有意義的生活。他們都失落了,又都被得回了。故事的結局都是快樂的。牧人的故事,看見『聖子』的作為;婦人的故事,看見『聖靈』的工作;父親的故事,看見『聖父』的心意。路加十五章是啟示『三位一體的神』最美的比喻!使我們看見能明白,神的慈愛及饒恕:『上帝的慈愛能夠粉碎人的愚笨,戰勝罪的誘惑,甚至可以擊敗人心故意的背叛。』,「饒恕的愛」主題是挑戰每一位屬主的門徒,能以愛及饒恕對待家人,為主耶穌做美好見證,使自己的家成為眾人的祝福!


路十五11-32 李鴻忠牧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高雄基督教浸信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