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士保羅的心情故事         2014-4-27

  今天和同工及弟兄姐妹們分享腓立比中,幾段重要的信息,這些的信息讓我們彼此勉勵,當我們看使徒保羅的時候,你是用什麼角度來看。對研究神學的人來講,若是在保羅書信中,好好研究一段,或許他就能拿到一個神學博士的學位。對一個教牧同工來講,好好的研究保羅書信,就能在牧養教會裡面,得著保羅教會的提醒。
今天我們所讀的每一卷保羅書信,都是使徒保羅蒙召從安提阿的教會被差派出去,在他的三次佈道中所完成的。換句話說,所有的保羅書信,都是保羅成為宣教士以後,在他宣教、牧養、教導弟兄姐妹認識真理的過程所完成的。他是從愛的裡面,讓教會更深的、更多的認識耶穌基督是怎樣的救主。當保羅在寫書信時,在字裡行間,有許許多多離家在外被差派出去,對於關心他的弟兄姐妹愛心的勸勉、真理的教導。
腓立比教會不是一間很大的教會,但在整個使徒保羅寫的書信中,腓立比書被稱之為成熟的側影。在他的一生中,這個小小的教會得許多生命的溫馨和喜樂,腓立比教會不是一個人才很多的教會,也不是一個恩賜才幹很多的教會。但保羅透過腓立比書寫給弟兄姐妹發出一封溫馨感人,且充滿感恩激勵後人的書信。讓我們可以很真實的體會,一個遠離家、遠離他所牧養的教會的一個宣教士對他們的愛和關心,所以在腓立比書一章3-4節說「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 神;每逢為你們眾人祈求的時候,常是歡歡喜喜地祈求。」「歡歡喜喜」、「快快樂樂」在腓立比書大概出現了二十次。這是他在寫這封書信時心裡的感覺。腓立比教會是保羅到歐洲所建立的第一個教會,在他人生事奉中印象深刻的。這個教會是他在監獄裡建立起來的教會。當保羅再一次寫給腓力比教會的時候,是保羅在羅馬的監獄中所寫的。「我為你們眾人有這樣的意念,原是應當的;因你們常在我心裡,無論我是在捆鎖之中,是辯明證實福音的時候,你們都與我一同得恩。」
一、再走一里路 (腓1:3-11)
(1)保羅宣教士提醒腓立比教會弟兄姐妹
從頭一天他們就與保羅一同興旺福音,並鼓勵他們要持守到基督再臨。常常我們覺得我們已經力有未逮,保羅說沒有關係,在往前多走一步。在保羅宣教中,腓立比的教會多次派人去探望他們所關心的宣教士保羅。在生命成長中,基督徒的生命好像千層派,是一層一層疊上去的,我們生命的成長也是如此,歲月的痕跡都在我們生命的裡面抹不掉,也沒有一次完成的。一個成熟的生命都是要經過歲月的累積,小孩的成長不會一下就二十歲。沒有一個是立即完成。所以再多走一里路的過程,都是我們在歲月中慢慢累積上來的。
二月份我們參加一個宣教士家庭的聚會,這對年輕的夫婦要帶著六歲的孩子上宣教工場,記得這位女宣教士年輕時在團契信主,在團契受造就,在教會開始她的事奉,然後完成神學訓練,回到教會繼續事奉,上帝為她預備另一半,當她見證過去的成長時,每一個過程都是累積。今天每一個人成長,不是他一下就長大,在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的長輩幫助她,不斷的再多走一里路。他也樂意多走一步。
有一個故事,有一個先生肚子很餓,到了饅頭店買饅頭,當他吃了第一顆饅頭,肚子還覺得餓,於是又再吃下第二、第三顆饅頭,到了吃完第四顆饅頭,他飽了,就很生氣的跟老闆說,早知道這顆饅頭會吃飽,你一開始就應該拿這顆給我,我就不用吃前面的三顆了。第四顆能吃飽,是因有前面三顆饅頭的基礎。我們生命成長的過程,也是有需多人的幫助成為我們的基礎。
(2)表明一個成熟教會的堅持
保羅勉勵他們要表現出一個成熟教會的堅持,這堅持不在乎他們所差派的宣教士現在生命的光景如何,保羅說不管我是被監禁或是自由傳講福音,你們都與我一同有份。腓立比教會沒有對保羅面對生命許多問題,而對他的身份提出質疑:使徒彼得傳講一次五千人信主;可是使徒保羅遇到船難、受鞭打,一個帶著神的祝福的人怎麼會如此,腓立比的教會沒有這麼想。他們為保羅不斷禱告,一個人若為傳道人禱告,就會帶來生命的祝福。若是一個人不斷地批評傳道人,就會帶來生命的咒詛。腓立比的教會看見保羅在監獄裡,他們依然與保羅一起同工。
(3)宣教士的對後方教會的期待
愛心---知識、見識多而又多「知識」是我們受到的教育,而「見識」需要仰望主給的屬靈智慧。
見識帶來怎樣的生活和信仰改變呢?就是我們能夠分別是非---作誠實無過的人。「分別是非」在聖經小字註明,或做那喜愛美好的事,讓我們可以喜愛那美好的事,什麼是美好的事?打破真拿達香膏,塗在耶穌腳上的婦人,耶穌看她所做的「原是一件美事。」美事不只侷限在做對而已,美事常常令人覺得做得不太對,但把事做美了。「是非」嚴格的說,指的是聖經裡面清楚教導真理的部分,那是黑白清清楚楚的。求神給我們明辨是非的心,喜好美好事的心,以致於今天在你生命中讓你糾結的,都可以在上帝的話語中,一步一步的跨越,作誠實無過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背景、有不同的想法、作法。使徒十五章彼得和巴拿巴在第二次的旅行佈道,為了是否帶在第一次旅行佈道中逃脫的馬可,起了爭論。於是他們分道揚鑣,這是作法、個性的問題,沒有對沒有錯。假如馬可交給保羅,馬可很快就死掉。但交給巴拿巴帶就活起來。可能馬可的個性比較沒自信,需要巴拿巴這個勸慰者鼓勵,一次一次幫助他,所以,聖經才有馬可福音留下來。保羅是一個事工導向的人,巴拿巴是以人為導向的,沒有對錯,上帝都使用。當他們的心都向著主,生命就有成長,保羅後來再一次的接納馬可成為他的同工。生命的成長就是靠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這是生命的見證、態度、生命事奉的果效。
對一個被支持的宣教士所關心的是什麼?對我來說,關心的不只是金費夠不夠或有多少人被差派,我所更關心的是親愛的弟兄姐妹,當我們聚集在一起時,能不能一起興旺福音,靠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保羅的心情也是如此期待腓立比的教會能結滿仁義的果子,叫榮耀歸於上帝。當我們要把榮耀歸給上帝,都是一個生命的挑戰,思想我的生命如何讓上帝得榮耀,不叫主的名羞愧。
我年輕時放下一切跟隨主,其實想想放下一切並沒有多少。到了這個年紀,求主把那樣的心志再一次激勵我,免得在前的要在後,在後的要在前,我擔心當年自己是在前的,現在變成在後。不管我們信仰多久,都求主保守我們的心,免得在我們見主面的時候,發現我們本來在前的反而變成在後的,那在後的反在前了。所以我們的生命要不斷成長,我們的心不斷為主來燃燒。
二、竭力宣教 (腓3:12-16)
(1)竭力完成宣教的託付:保羅知道他的託付,就是向外邦人傳寶貝的福音,但同時他往前走的時候,必須(2)忘記背後的成敗經驗,努力面前的標竿,他生命裏面就人看有失敗的地方,生命需要靠主跨越,如同前面提到,保羅與巴拿巴的衝突而分道揚鑣,有人可能認為使徒怎能做這樣的事情,甚至懷疑保羅的職份。我們常常也會有這樣的軟弱,你不是牧師嗎?你怎麼會......,我曾經跟我的同工有衝突,在觀念、作法上有衝突。最近我們在柬埔寨要蓋學校,每個同工都有不同的想法,最後我們都要順服會長的決定,雖然那個決定一定不是我們想要的。順服是生命的功課。生命的成長沒有公式的。
(3)提醒我們照自己的身量而行
如今到了什麼地步,就按著什麼地步行。台北懷恩堂一年宣教奉獻1500萬台幣,你可能會覺得這麼多,但有可能神說還可以更多;對比如果六龜浸信會一年15萬的宣教奉獻,對他們的能力來說已經超過很多了。這就是到了什麼地步,就按著什麼地步行,今天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我們要來到神的面前禱告,我們現在的光景是如何,當如何回應神,按著我們的地步行,但又是盡心竭力。
宣教是浸信會的核心,讓宣教成為你的DNA,去宣揚耶穌基督的福音,一個不傳福音的教會不是教會,這是每一個教會存在最核心的價值
台灣是個老年化社會,我們思考現代教會增長的另一種方式,就是好好做長者事工,每個長者不管是來喝茶、聚會,旁邊都一定會有一個印尼勞工,讓這些長者們聚在一起聊天,而印尼勞工們也有機會聚在一起講他們的家鄉話。如果有教會願意做長者事工,我們可以從印尼調派同工來支援。宣教已經來到我們的門口了。
三、宣教士生活的態度 (腓4:10-13)
腓4:10-11「我靠主大大地喜樂,因為你們思念我的心如今又發生;你們向來就思念我,只是沒得機會。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
(1)什麼景況都可知足:保羅留給我們很好的生活態度,任何的僅況都可以知足,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腓4:12)
(2)靠主凡是都能:無論在什麼景況,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3)樂意接受教會供給:腓4:15「腓立比人哪,你們也知道我初傳福音離了馬其頓的時候,論到授受的事,除了你們以外,並沒有別的教會供給我。」保羅感謝腓立比教會,在他的宣教當中給於支持。
結論
每個人有生命的關口要面對,教會指的不是建築物,指的是每個弟兄姐妹,當你我生命更新,教會就更新。讓我們在神的面前邁向成長,立定心志擴張上帝的帳幕,繼續邁步向前。在觀念上更新,在行動上顯明我們是一個現代腓立比的教會。


腓1:3-11;3:12-16;4:10-13 劉智欽牧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高雄基督教浸信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